會員登錄
忘記密碼 免費注冊
首頁 | 全球旅游資源數據庫 | 電子行程及同業計劃 | 報價詢價 | 招聘/加盟 | 論壇 | 信息群發 | VIP服務
超級搜索 熱點: 美國 - 郵輪 - 夕陽紅 - 蜜月 - 親子 - 海島 - 自由行 - 特價 - 特色 - 純玩
歐洲 美洲 港澳臺 澳新、大洋洲 中東、非洲 東南亞 南亞 海島、郵輪 酒店/自由行 租車、其它
海南 華東、江西 四川 福建 河北、天津 新疆、甘肅 青海、西藏      
首頁 - 同業論壇 - 同業茶館 本欄目帖數:790 總帖數:18734 我要發新貼  我要求職
我要詢價 我要求職
我要報價 上傳計劃
  通途-旅行社訂單/合同/行程/財務管理軟件 www.tongtusoft.com QQ:292237004 手機:13391682730
作者 美國的垃圾進入中國就成了奢侈品(轉)

名稱:
中國旅游同業網
產品:
旅游服務
所在地區:

北京
MSN:
lvyo_vip@hotmail.com
Q Q:
603030825
(2010-11-6 23:29:26)   修改 coscom@sina.com http://www.whyaji.com  [ 同作者閱讀 ]

  很久以前,我曾經讀到過安妮寶貝的一段文字。她買了一盒哈根達斯,用干冰包裹起來,坐在出租車里,小心翼翼的捧著,然后不停的流淚,悲傷的想:那個愛我的人到哪兒去了?那個愛我的人到哪兒去了?剩我獨自享用這美麗而昂貴的食物。

  彼時,我是一個靠家里供錢讀書的窮學生,出租車都很少打,更不要說去買哈根達斯那樣 " 昂貴而美麗 " 的食物。但我的頭蓋骨下充滿了對于小資生活的仰慕與渴望。于是我覺得這篇東西寫的凄美傷感摧人五內,字里行間都有飽含了那個階層的華麗與絕望。她那如同捧著十世單傳的嬰兒或人血饅頭的姿態深深地印在了我無邪的心靈上。

  若許年后,我輾轉到了美國,站在食品店的冷藏柜前發呆。原來哈根達斯在這里賣得如此便宜,三塊多一大桶,買倆桶的話還有優惠。即使換算成人民幣,它也稱不上昂貴。既然不昂貴,姿色也就大減。它與一堆雜七雜八的我沒有聽說過的牌子的冰淇淋推推搡搡的擠在櫥窗后面,在我的眼中如同遭遇戰亂流過風塵的宮女。而陪我購物的美國友人的一句話粉碎了我這最后的幻想:"哈根達斯?那是什么東西?我從不吃這個牌子。"

  當然,我還是買了兩盒促銷裝的哈根達斯來滿足我當年心底隱秘的愿望。平心而論,味道還是不錯的。只是,當某些東西變得太容易的時候,實在沒有什么趣味。

  我在這種若有所失的感傷情緒中展開了在美國的生活,逐步接受了一連串的新的打擊。比如,有朋友托我買 CK的內衣。然后我發現CK在這里大約只相當于班尼路在國內的地位。不,準確地說,GAP才是班尼路,CK的品稍為高那么一點。但也就那么一點。再比如,有朋友托我買倩碧的黃油。倩碧一直以黃油的暢銷而引以為豪。果然,在美國暢銷的象大寶,便宜的也象大寶。你看,我們用來作為生活品質的標志的東西,其實都很廉價?!蔽掖嗳醯男撵`在倍受打擊之后終于痛定思痛。于是,我開始在鍵盤上敲這篇文章。而這篇文章,其實,無關與自我反省或小資批判。我想說的,是一個經濟問題,即,美國人的生活成本,為何這樣低?

  首先來看食物。美國的食品賣得很便宜。我昨天的購物清單,是芒果、蘋果、香蕉、生菜、小蘿卜、酸奶、麥片、番茄醬、大米,一共是21塊美金(肉也很便宜,只是上次買得還沒吃光,所以這次的購物單里沒有)。假如是 21塊人民幣,你在北京的超市里可以買到什么?也許只有兩個芒果。

  我詢問過很多朋友,單身或者夫婦二人的家庭,一個月的食物支出,包括下館子,大約也就 200多塊。這只占個人月收入的6%左右。而在北京,你去一趟家樂福出來,恐怕就得200多塊。

  其次看衣服。這一點更讓人氣憤。同樣的牌子,居然在發展中國家比在發達國家貴,究竟孰富孰貧還真令人困惑。就以CK為例,一件白襯衣,大約 40塊就買得到,即使折成人民幣,也比國內便宜許多,再同他們的收入相比,真是便宜得沒話說。而且彼酋之商場酷愛打折,動輒 40%off,令人驚駭。一個國內來的MM深有感觸地對我說,在國內時逛一次街買一次衣服就要1000多塊;在美國,除非你買LV或ARMANI這樣一線的牌子,否則,若只是CK、 DKNY之流,想一次花掉一千多塊還真是不容易。

  至于球鞋、化妝品、下館子、買機票之類,我就懶得再舉例。當然他們的房子還是很貴的。大家的花銷,基本都用在養車和供房子上。

  而我們的收入,在我們只有三千塊月薪的時候,都花在什么地方了?

  于是,我們現在就要來思考這個問題:為什么他們的生活成本那么低?

  在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我首先想到的是馬恩對于資本原始積累的血淋淋的描述:資本主義的發展,是建立在對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擄掠之上的。當然,現在我們要用一個比較溫情的名字,叫作,全球化。

  什么叫做全球化?從弗里德曼到,每個學科都會給出自己的定義。不過這些宛若天書的術語都咱們小老百姓沒有多大意義。咱們看到的,只是美帝的人民花了更少的錢過了更好的生活。而這更好的生活是建立在廣大發展中國家亞非拉兄弟姐妹的血汗付出之上的。

  還以衣為例。 CK、DKNY之流,全都不是美國生產的。當然也別以為這些都是"MADE IN CHINA"。

  服裝領域,中國的競爭對手多著呢。 CK是香港造的。DKNY很多來自菲律賓。內衣,如JOCKEY,是拉美的撮爾小國如洪都拉斯之類生產。中國制造的,當然也相當多,而且比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更便宜。一些小有名氣的牌子,除了MADE IN CHINA,你還會發現大批的MADE IN VIANAM或者 MADEIN INDIA或者MADE IN TAILAND;但一些亂七八糟的價格較低的大眾成衣,基本都是我方出品了。

  誰叫我們人多呢?誰叫我們的人工費比這些國家更經濟呢?這大約也是美國**死咬著紡織品貿易協定跟我們過不去的重要原因。

  當然也不是說美國人就不造衣服。當我克制不住自己殘留的愛慕虛榮的小資遺毒在紐約第五大道東跑西逛上竄下跳的時候,還真發現了標有" MADE IN USA"標簽的衣服。BUBBERY。一件襯衣200多美金,大約是同檔次品牌但產自發展中國家的襯衣的三到四倍。這樣的衣服當然也是有人買的,但已遠非普通美國百姓所能接受。甚至于,當我詢問一位明顯屬于高薪階層的公司CEO是否對這樣的衣服有偏好時,他吃驚的說,"Do YOU THINK I’M CRAZY?"

  美國物價 VS 中國物價

  美國和中國,兩個超級大國,我都住過,我都呆過,我都掙過錢,我都花過錢。咱不拿比率說事,就說在中國月入八千,在美國也月入八千,拿物價做一個比較。

  在美國買輛奔馳E-320,50000 元,相當于半年多的工資。
  在中國買輛奔馳E-320,980000 元,相當于十年多的工資。
  在美國買雙意大利皮鞋,50 元上下。
  在中國買雙意大利皮鞋,1500 元上下。
  在美國租一套三居室,1000 元上下。
  在中國租一套三居室,2000 元上下。
  在美國吃份麥當勞的巨無霸,4 元。
  在中國吃份麥當勞的巨無霸,20 元。
  在美國置套好點兒的西服,500 塊差不多了。
  在中國置套好點兒的西服,2000 塊還不夠。
  在美國買臺蘋果G5計算機,頂死了1500。
  在中國買臺蘋果G5計算機,怎么也要 30000。
  在美國買斤瘦豬肉,三元。
  在中國買斤瘦豬肉,十五元。
  在美國訂一個大生日蛋糕:二十元。
  在中國訂一個大生日蛋糕:二百元。
  在美國買一盒哈根達斯,三塊!
  在中國買一盒哈根達斯,六十!
  在美國 Holiday Inn(四星賓館), 七、八十塊。
  在中國 Holiday Inn, 七、八百塊。
  在美國加滿一箱汽油,三十塊足夠。
  在中國加滿一箱汽油,三百塊也足夠。
  在美國買套250平米的房子,差不多要花 50 萬。
  在中國買套250平米的房子,差不多要花 500 萬。
  在美國辦一年的有效簽證,120 元。
  在中國辦一年的有效簽證,1240 元。
  在美國用手機,一個月50塊基本可以隨便打。
  在中國用手機,一個月5000塊基本可以隨便打。
  在美國看電影;新大片兒: 8塊!
  在中國看電影;新大片兒: 80!
  在美國買件羊絨衫,差不多100元。
  在中國買件羊絨衫,差不多1000元。

  最被中國人誤讀的33個消費符號

  Backpackers 背包旅行
  背包旅行變成一種時尚,有人把它當成了炫耀的資本,更奇怪的是,在國外背包客都是窮人,參加旅行團的是有錢人;在中國則正好相反。
    
  Bohemia 波希米亞風
  人們常常把"一切看上去瘋瘋癲癲的打扮"稱為波希米亞風。在中國,波希米亞這個概念被無限放大,就連房地產商都在叫賣"波希米亞建筑風格",令人汗顏。

  Bordeaux 法國葡萄酒(波爾多 )
  在國外,只有少數人可以享受葡萄酒的刺激,而大多數的人只能喝啤酒。在國內,有著無數的文人墨客贊美葡萄灑的雍容華貴。
    
  Broadway 百老匯
  因而情節極其簡單,場面極其華麗,表演非??鋸?,假唱無所不在,在紐約或倫敦取得成功后,便開始全球走穴,大賺其錢,這一點又和《同一首歌》何其相像。
    
  Che Guevara 切·格瓦拉
  以販賣紀念品為生的切·格瓦拉和那個理想主義的戰斗者切·格瓦拉未必是同一個人,前者是流行旗幟,后者是精神導師。

  Chivas 芝華士
  在國外,威士忌被認為是一種老頭子酒,很難想象,會有大學生的畢業派對選擇威士忌。
    
  Christmas、Valentine"s day圣誕節,情人節
  圣誕節到底是什么?是圣潔?信仰?歡樂?家庭?愛?毫無疑問,首先是消費。
    
  Cigar 雪茄:是享受,不是做秀
  這些中國人眼里的奢侈品,不過是另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重要創匯產品罷了。
    
  Credit card 信用卡
  中國人支付著全世界最高的信用卡貸款利息(年利率高達18%),卻渾然不知危險正在來臨。
    
  中國人更熱衷于消費文憑 EMBA
  比起西方人,中國人更熱衷于消費文憑,這背后包含著中國幾千年來對教育的熱愛,對學而優則仕的推崇。

  Evian 依云水 (一種產自法國的礦泉水,中國是50元一瓶.新加坡6-7新幣一瓶)
  當被問道"喝點什么"的時候,很多人習慣淡淡地說一句:"我只要依云水。"聲音里有掩飾不住的優越感。
  
  Golf 高爾夫
  高爾夫既不是貴族運動,也不是平民運動,它是一種健康運動,是一種禮儀,一種素質和一種審美、生活準則。
    
  Haagen-Dazs 哈根達斯
  中國被當成奢侈品的哈根達斯在其發源地美國是個極普通的品牌,就如同和路雪之于中國,主要在超市和自動售貨機售賣,很少有專門店。
    
  IKEA 宜家
  以其DIY的設計風格及昂貴的售價,一時成為小資理想的高端家居品牌。而美國人的評論是"cheapIKEA",他們買家具就像買衣服,好看就買,買來就用,膩了就換。
    
  Lisa Ono 小野麗莎
  她不是爵士女伶中最大牌的,但無疑是最具群眾基礎的,她是小眾爵士圈里的"大眾歌手",是一道獻給大眾的"心靈雞湯"。

  Marketplace 大賣場
  便宜、甩賣、方便、快捷,大賣場以這樣的面目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相信了,但實際上我們感受到了嗎?

  NM 納米
  納米是高科技,你不懂科學,就只能相信科學的無所不能。
    
  Olympics 奧運
  奧運精神叫做"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但現在,已經被叫賣聲淹沒了。
    
  無處不在的Paris 巴黎
  巴黎到底是什么東西?是藝術,是享受生活,是陽光普照的下午,是優雅的生活模板,其實在我們這里,依然是消費。
    
  Pasta 意粉
  意粉于西方人之意義,如同方便面之于東方人。
    
  Resort 度假酒店
  一個入住了三亞希爾頓酒店的人,第一感覺是"奢華到令人窒息",而不是度假酒店應有的"輕松和舒適"。
    
  Sex Toy 情趣玩具
  情趣玩具是十惡不赦、放蕩與色情的淫具嗎?在西方,沒有人會在意你是否在用它,有時有人反而會因此認為你是個很注重品質的人。
    
  中國人崇尚Skyscraper 摩天大樓
  中國人崇尚摩天大樓,很多時候是因為面子問題。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感覺到,摩天大樓并不經濟
    
  Snooker 斯諾克
  在英國,斯諾克是一項需要西裝革履打領結的紳士運動,但在中國,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是光著膀子在街邊打臺球。斯諾克的中國特色。

  SPA
  中國大街小巷里的SPA已經沒有等級之分了,云南悅榕莊酒店里的高級水療被稱作SPA,巷子口五金店旁邊的美容院也掛個"SPA"的牌子。好像只要躺在漂著花瓣的木制澡盆里,誰都成了楊貴妃。
    
  SOHO
  全稱Small Office Home Office,指小型家庭辦公室,也指在家里辦公的自由職業者。他們沒有固定的工作,沒有穩定的收入。
    
  Starbucks 星巴客 :賣咖啡到賣情調
  星巴客在美國是很物美價廉的大眾飲料,算是咖啡中的快餐,但移民到了中國,卻成了時尚、優雅情調的元素之一。
    
  Surburbs 郊區生活
  家在郊區的好處是,新鮮空氣,遠離喧鬧,但是想在中國過郊區生活,還請做好以下準備:交通、購物,醫療設施等。
    
  The World is Flat《世界是平的》
  中國的企業家們也不厭其煩地提起《世界是平的》,何以一本書會受到如此多商界領袖人物的推薦和欣賞?"因為他說出了那些具有影響力的人不能或不便說出的’心里話’。

  USA美國
  百威啤酒在美國的宣傳一直是將百威作為美國男性工人創造的英雄產品,將產品與美國工人的形象及美國傳統美德統一在一起。但是在中國,百威是都市泡吧族的最愛,他們大多剛剛從格子間里出來,連西裝都來不及換。

  Vitamin 維生素
  美國人熱衷的維E,500粒一瓶價格不到10美元,算下來一天只要人民幣1角6分錢,便宜得像白送。雖然國內藥房里也有幾十元一瓶的維生素,但人們推崇的始終是平均每瓶在300元以上的國外品牌

  Whiskey in Green Tea 威士忌兌綠茶
  蘇格蘭人發明了威士忌,中國人發明了威士忌兌綠茶。一位蘇格蘭記者報道說:"威士忌酒商做夢也沒想到,他們的酒會被人這么飲用。"

  Yoga 瑜珈
  70%的印度人練瑜珈,卻很少人去瑜珈館,因為這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以為可以用錢來消費健康追隨時尚.
    
  不裝13會死掉的嗎?失戀了就得吃哈根達斯?吃包子就不成嗎?
  
  我們不妨先來看一看,他們的生活成本究竟有多低。根據今年勞動節時(當然是美國的勞動節,9月4號)國家統計局的統計,美國勞動者(注意不是全體國民)的人均年收入是4萬美元(沒有我想象的高,我本來以為會有10萬)。除去極少數大城市,如紐約、舊金山,一個大學剛畢業的學生,一個小時的工資一般在 15塊(注意,咱探討的是最一般的情況。 MBA或者PHD當然不會是一個小時15塊)。那么,他一個月的工資就是 15*8*7*4=3360塊。美國的稅打得相當厲害,個人所得稅加上社會保險,一般要打掉40%,所以拿到手的只有3360*60%=2016塊。當然,如果你給教堂或慈善組織捐錢,是可以得到退稅的。那么,把這些技術性問題考慮進來,他最后的收入大約可以在3000塊。在北京,一個剛工作的年輕人,無論在公司還是在機關,月薪大概也就是3000塊,也許還要少,而且,是人民幣。

  從上面羅列的數據和這位朋友的親身經歷來說,產生了一個結果就是,咱們老百姓真的是全世界過的最苦的人類:交了稅,沒保障;消了費,沒質量。但是要是咱們又能退一步來思考的話,其實這個命題本身就是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中國人消費國外的東西本來就會比產品的創造國要付出更高的費用,因為這是資本主義的東西,窮人是不會從中得到便宜的;因為咱們擁有一個很會消費的**,它們的飲食住行應該在國際上都是可以和發達國家抗衡的----驗證了咱們的一句老話,要輸也不能輸面子。

  第二,就是咱們國人太媚外。你說說國內那么多的產品你為什么就非要買國外的貨呢?這不純屬于沒事找抽型(雖然我也屬于這一型,私下反思),5000元人民幣買國貨,過的不是照樣瀟灑,吃什么不行(別亂吃),玩什么不夠(有些東西玩不得)。如果這樣,咱們百姓的生活其實還是可以過的。

  所以吧,生活其實也就是個海綿,你用它吸水,它可以變的很充實;但是你用它來吸黃金,可能得不償失。因此,支持國產,人民多產,生活多彩,美國破產。

  最后,其實這篇文章是之前比較早的時候讀過,雖然感觸很深但是并沒有特別為它立傳,今天又見,證明這是緣分,于是加上了些自己的看法,并復制此文章和所有的渴望過著小資生活的同學們分享,以此來和大家“共勉”。

內容在 2010-11-6 23:31:49 被作者編輯過

您還沒有登錄,不能跟帖.   登錄  注冊

環球旅游同業網 - 客服微信(掃碼進微信群)
環球旅游同業網 - www.whyaji.com - 3A旅游同業網 © 版權所有 2004.4 - 2035 京ICP備05080592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19953  (.171875)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日本漫画工囗全彩内番漫琉璃神社|亚洲熟妇无码一区|春药刺激国产老富婆露脸